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掌握一国语言,就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现今普通话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官方用语,也是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苏州的快速发展,新苏州人不会讲苏州话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扰,学习普通话的同时,对吴地方言的学习也变得尤为重要,这既是对苏州文化历史的传承,也是新苏州人融入苏州的重要一步。
近期,苏州市虎丘教育集团虎丘实验小学校全体师生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注重传承吴地方言。

“哐铃哐铃马来哉,隔壁大姐转来哉……”活动中,老师用通俗易懂、有趣又经典的童谣为切入点,开始了苏州话小课堂的教学。“这个我会,我会,我来读给大家听。”小朋友积极举手,自告奋勇地要求给大家领读。一首首童谣、一句句苏州“闲话”,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拗口的“洋泾浜”苏州话惹得大家捧腹大笑,现场气氛异常火热。吴侬软语小课堂别出新裁的教学形式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家长和孩子普遍反映,苏州话小课堂很有趣,希望将吴侬软语传承下去。


在文化的传承中,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种形式都彰显着一个地方的语言特点和文化特色,它们或莺啭燕语、或铿镪顿挫,都会在每一个音节中,散发出民风名俗的源远流长。

苏州是一座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历史名城,先辈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学校希望同学们在说好普通话的同时,给苏州话也留一些空间,能传承和保护好吴文化,让孩子们热爱自己所在的这座城市和它积淀了两千五百年的璀璨文化。
让苏州话和普通话和谐共存。学好普通话,面向五湖四海;说好苏州话,传承千年文明。
报道:姜莺
审核: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