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概况校园管理校务公开课题研究教师团队学生天地特色品牌
规划课题
基础信息
学习资料
研究过程
研究成果
小课题研究
基础信息
学习资料
研究过程
研究成果
基础信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课题研究 > 规划课题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方案
发布日期:2013/04/07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修改稿)

苏州市虎丘第一中心小学

20125

一、研究背景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经济发达地区,他们为当地的地方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大量涌入城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从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苏州市由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繁荣,一向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入的集中地之一。目前,苏州有近700万名外来务工人员,约有18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苏州市就读。作为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公办的、全日制小学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根据上级精神,我校这几年接纳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全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已接近90%

随着这一群学生数的增多,这些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据初步统计,在我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大多来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其父母多以从事个体经营、搬运、修桥筑路等工作为主。而且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孩子往往有2--3个,因此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学习辅导思想上不够重视,也很少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诸多原因造成了这些孩子家庭教育这一环节的缺失。由此出现了这些学生学习品质低,学习成绩不理想。这群孩子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近之则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远之也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苏州市未来的发展,影响着苏州市未来的安定和繁荣。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有效的课堂教学途径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效率,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这些学生尽快适应苏州的教育环境,更好地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研究也有利于大家一起探讨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同行间相互借鉴。

二、概念界定

课堂教学有效性:包括课堂中教师“教”的有效及学生“学”的有效。“教”的有效指教师在课堂时间内组织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发展与优化提高达到的程度,即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有效的“学”,指学生花费最少的学习时间,学得指定的内容,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另外,课题中所提及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并非教育有关部门命名,而是针对本校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而定。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目前,国内教育界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研究。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现状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很热,尤其是一些新闻媒体的调查报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学家、教育学家也十分关注这一问题,并作了诸多理论方面的论述,这些都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但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解决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大多停留在政策层面,而对于在他们入学之后如何接受更好的教育涉及不多。因此,如何对这些外来学生因材施教,尽可能多地利用学生在校的课堂教学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是我们这一课题将深入研究的方向。

同样的,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在新课程改革这际,也在教育界引起普遍关注。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优化学习心理,优化学习习惯等研究已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而我们课题着眼的对象是一群有着特定背景的特殊的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这就是本课题要深入研讨的内容。

同时在学校教育效果最大化的前提下,我们仍然重视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所以学校还将引导这群特殊的家长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方法,使学生能在一个较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加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丰富学校教育水平的内涵,提升学校教育的水平。

总之,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使他们能接受良好的、适合他们成长的教育,成为有一定的道德素养、文化素质的新苏州人。

四、理论依据

因材施教原则。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关注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策略,从而形成有效教学的策略,建构发展性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研究目标:1. 详细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的学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2.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树立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优化学习心理,优化学习习惯。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方法指导。

研究内容:1. 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心理的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和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往往较差,且封闭自卑,缺乏自信,因而在学习心理的研究上侧重于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学习兴趣的培养。2.以语数英等学科为突破口,课堂教学中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知识量、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3.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方法指导。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获得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尝试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子课题及子课题设置:子课题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心理的研究;子课题二;学科教学中课堂有效性的研究(下设三个分课题:1. 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目标的设置;2. 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内容的确立;3. 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手段的运用);子课题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效的学习方法的研究。

研究重点:以语数英等学科为突破口,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知识量、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使学校教育效果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上得到最大化。

六、研究对象

全校学生,主要针对外来人员子女。

七、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叙事研究法。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酝酿启动,组建队伍,设计课题方案并进行组织论证,分解分课题、子课题任务,培训骨干,制定阶段方案并交流探讨。(20119月至20124月)

第二阶段:调整充实方案,开始实验。(20115月)

第三阶段:阶段总结,思考新的问题原因,调整方案,开始第二阶段实验研究。(20126月至20151月)

第四阶段:总结研究成果,接受上级领导和专家的指导鉴定。(20152月至20166月)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 段 成 果(限填5项)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

实验报告

20126

江萍

有效课堂教学实录

光盘

201412

李君

课题中期汇报

课题报告

20151

江萍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宣传册

宣传手册

20156

丁艳红

结题报告

课题报告

20162

江萍

(限填3项)

最 终 成 果

有效课堂教学实录

光盘

201412

李君

学生成果展示

宣传手册

20156

丁艳红

教师相关论文集

课题报告

20162

江萍

 

九、研究保障

研究力量:我校是一所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师资配备优良,学校有市区学科带头人、区教坛新秀若干,骨干教师比例占全校教师人数的20%。学校承担并完成了“十一五”国家重点课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中子课题 “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国防教育家校携手同心共育一代新人”的研究,还申报并完成了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十一五”即将结题)。课题组成员多为学校骨干教师及处于成长期的青年教师,学历水平高,有一定的教科研水平,组内成员多人多篇论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或在市级(及以上)教育相关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具备了参与并完成课题研究的能力。

研究基础:本课题是根据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校面临的实际情况提出的。研究理论合理,研究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保障条件:学校将建立健全各项教科研制度,如激励机制,奖励对课题研究有贡献者;科研例会制,定期反馈与交流、分析、研讨和交流经验,强化目标落实;课题阶段检查制,督促课题过程性研究的开展,及时地进行过程性研究小结。学校还将聘请有关专家担任课题顾问,具体指导课题的实施。学校拟每年投入专款用于教育科研(含课题研究),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强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硬件和软件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和宽带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作用,建立教育信息网络,促进本课题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

上一篇:子课题一“外来务工人员学习心理的研究”研究方案       下一篇:子课题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效的学习方法的研...

苏州市虎丘实验小学校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896号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科教学 | 校务公开 | 学科科研 | 教师风采 | 学习园地 | 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