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半接到小徐同学爸爸的电话,电话里焦急地说,小徐还没回到家。由于张蓓蕾老师刚接手这个班,对同学的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于是,张老师通过家校路路通询问小徐同学在哪位同学家;通过QQ与班上其他同学联系,希望大家能提供有力的线索。同学们和家长们回复了好多消息,大家提供线索,帮忙打电话寻找。这时,小徐爸爸也很焦急,一次又一次地打来电话,可是张老师没能给他任何好消息。张老师再也坐不住了,与家人简单交代了一下,穿上雨衣,骑上电瓶车,在小徐同学下车的地方(自己乘公交车上下学)逐家询问,希望能尽早找到小徐。雨越下越大,可是得到的答案仍然是:没看见;没留意;不清楚……下雨的晚上,天气越来越冷,我的学生在哪里呢?他吃东西了吗?他为什么不回家呢?一个个问题在我脑子里打转。这样可怎么行呢,于是,张老师深吸一口气,定下心来,从头再来。车站上,小店的每个角落里,大桥下面,大树底下,厕所里,只要能藏人的地方我都停下车仔细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老师和小徐的爸爸终于在一家公共厕所的过道里找到了小徐同学。他饿着肚子,借着灯光在那里写作业。看着小徐认真写字的样子,张老师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个滋味。于是张老师和小徐爸爸沟通,决定先让孩子回家吃饭,然后好好谈谈,了解一下孩子心里的想法,第二天张老师再找机会好好和小徐沟通。回到家已是九点多了,给全班同学家长发了一条消息报平安后,张老师的心总算平静了一点。躺在床上,张老师在想:学生们大都是外来子弟学生,父母忙于生计,与孩子的沟通少,孩子的心里话没有倾诉的对象,我们就应该和学生常常沟通,和他们一起分享成长中的快乐、忧愁、困惑,希望有一天,让我们之间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