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下发的《2020年姑苏区小初融合建设推进实施方案》,苏州市虎丘教育集团虎丘实验小学校立足小初融合建设的阶段性探索成果,进一步研究、运用融合课程资源,借助课程实现与中学的对接,为有效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毕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制定了系列深度融合教学研讨活动计划。

日前,学校语文教研组以“线上教学背景下, 提升教师解题能力实践研究”为主题,开展了第一期信息类文本研讨活动,旨在加深教师对说明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特点的认识,引导教师关注解题方法,提升教师讲析题目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做到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更好地做好毕业班小初衔接工作。
本次活动以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撰写的《马》节选片段为阅读文本,金学成老师根据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出做说明文阅读的一般方法——“一大习惯”、“三大意识”、“三大技巧”。他结合说明文阅读关键,从题干入手,确定知识与能力考查范围,有目的有条件地回顾分析原文,抓住作者对野马与家马的评价和由马及人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读题解题答题能力,条分缕析,层层深入,得到了学校语文老师们的一致肯定。

活动中,语文学科各年级教研组成员积极观看,认真记录听课笔记,并针对解析视频,围绕“如何有理有法提高解题实效”撰写了学习心得。


同时,此次研讨活动也让老师们有了不同的收获和思考。殷姿君老师说:“金老师提到说明文阅读要让学生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把握文章主旨和各段大意。而我以往的教学中,虽然也教学生要联系上下文,但是基本都是根据题干,直接定位到某些关键字词句来思考,而没有做到初读时就留意中心句、关联词等表示句段之间关系的重点部分。所以学生对文章的大意把握不到位,概括能力也较差,这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于子雯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金老师的课,不但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有效地阅读说明文,也丰富了我教学的想法。但是,线上课程毕竟不能直面学生,有一定的弊端。说明文文本通常信息量很大,学生读来已经不易,网课一开始就用枯燥的理论知识去引入,学生难免兴趣减半,只入耳不入心。我们在线下课堂中讲解这类文本阅读时,如果先让学生通读文本,让学生讲解解题思路,然后通过老师引导、归纳,最后总结出一套解题思路,这样学生应该会理解得更加深入。”


此次活动既为语文老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也为语文小初衔接品质教育的实践探索开了一个好头。第一期活动结束了,但语文组老师们追寻的脚步未曾停止,我们会把这种教研活动持续开展下去,为进一步打通小初师生衔接的壁垒、全面提升教学品质而不懈追求!